鲍威尔称此次降息是风险管理决策 政策重点从通胀转向就业

  周三,在美联储公布最新议息决议后,主席鲍威尔在记者会上表示,此次行动属于“风险管理型”降息,随着就业市场降温、通胀仍高于目标且短期上行风险偏上,委员会选择朝更中性的政策姿态迈出一步,同时保持“逐会决策(meeting-by-meeting)”,以便根据数据与风险再平衡灵活调整。

  从宏观现状出发,鲍威尔称近期指标显示经济动能放缓,今年上半年美国GDP增速约1.5%,低于去年的2.5%;消费放缓是主要拖累,企业投资较去年有所回升,住房相关活动依然疲弱。在最新经济预测(SEP)中,美联储预计今年GDP增长1.6%、明年1.8%,较6月小幅上修。就业方面,“劳动力需求已软化”,过去三个月非农新增岗位月均仅2.9万,明显低于保持失业率稳定所需的“保本增速”;失业率仍处低位,但已“边际走高”,委员会认为就业面临的下行风险上升。薪资增速继续温和回落,仍略高于通胀。鲍威尔强调,近一年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双双降速”,但需求降幅更快,导致失业率上行与岗位创造降温并存。

  通胀方面,鲍威尔指出,通胀自高点明显回落,但仍“高于2%长期目标”。按CPI与其他数据推断,PCE同比在截至8月的12个月里约为2.7%,剔除食品与能源的核心PCE约2.9%。与年初相比,通胀的“抬头”主要来自商品价格再通胀,服务通胀的走弱仍在延续。短期通胀预期受关税消息影响抬升,但更长期的通胀预期大体锚定在2%附近。鲍威尔重申,对关税的基本情景仍是“一次性价格水平上移”,但也不排除更持久的通胀效应,委员会的职责是防止“一次性价格上移演变为持续性的通胀问题”。

  在政策路径上,点阵图显示年末利率中值约3.6%,2026年3.4%,2027年3.1%,较6月整体下移25个基点;这意味着多数官员预期年内仍可能进一步降息。与此同时,缩表继续推进。鲍威尔解释称,银行体系仍处于“充裕准备金”状态,目前的资产负债表缩减强度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有限,更多属于在不扰动环境下“边走边看”的技术性操作。

  关于“为什么在通胀仍高时降息”,有记者提问,今日行动究竟是“保险式降息”,还是认为下行已成事实?鲍威尔回应称,可以视为“风险管理型”的保险式降息:增长预测略有上调,但就业风险结构已显著变化,就业“确实在冷却”,委员会需要把这点反映到政策设置中。有记者追问,如果就业放缓部分与移民减速有关,而通胀仍明显高于目标,为何优先降息?鲍威尔解释,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双降,需求降得更快,失业率上行即是证据;委员会必须在双重使命之间权衡,近期通胀二次上行的广泛性与持续性风险相较数月前有所缓和,而就业的下行风险上升。

  外媒提问当前条件是否不再需要“限制性政策”时,鲍威尔表示不能这么说;今年以来维持了“显著偏紧”的立场,是因为此前就业“非常稳健”,但现在风险更趋均衡,数据指向向“中性”移动的理由增强。至于是否考虑一次性50个基点降息,他明确称“没有广泛支持”,当前并非需“迅速把政策搬到另一位置”的时刻。

  关税与通胀传导亦是焦点。鲍威尔表示,过去一年“商品通胀约1.2%”,对核心PCE的贡献可能在0.3—0.4个百分点。就承担者而言,更多成本由进口与分销环节企业消化,“向消费者的传导比预期更慢、更小”,但企业普遍计划“逐步转嫁”。若物价意外再度抬头,美联储将“做必要的事”,但在“双目标紧张”的不寻常环境下,需要对“距离目标的远近与回归所需时间”进行动态权衡。

  在金融稳定与资产估值方面,鲍威尔称,美联储的首要任务是“最大就业与物价稳定”,会密切监测金融稳定风险,但当前从结构性脆弱性视角看并不高企;至于就业数据修订,统计系统正改进模型和回收率,“我们依据挡风玻璃而非后视镜决策”,关键在于眼前的风险再平衡。

  关于独立性与治理,外媒提及理事米兰与行政部门的关联是否影响形象与独立。鲍威尔回应称,欢迎新成员,但委员会“团结追求双重使命”,并“坚定致力于独立性”。鲍威尔强调:以数据为本“深植于我们的制度DNA”,19名参会者、12名投票者的影响只能通过“以数据为基础的强有力论证”来实现共识,制度的“长周期独立性”不会改变。至于有关理事库克的诉讼案,鲍威尔表示不予置评。

  记者还问及年轻人与少数族裔就业承压、AI对劳动力市场的潜在影响、消费分层与住房负担等议题。鲍威尔称,毕业生与少数族裔求职更难,“解雇率低、招聘率也低”的组合提高了风险,一旦出现更广泛裁员,低招聘率会放大冲击,这也是政策重心更趋均衡的理由之一。对AI,他认为“可能是因素之一,但证据与量级尚不确定”。在住房方面,货币政策通过利率渠道天然影响强,降息有助需求与供给修复,但“要看到显著改善通常需要更大的变化”;更深层的供给短缺并非周期问题,超出货币政策能够单独解决的范畴。

  市场定价与前瞻沟通方面,点阵图显示的年内进一步宽松空间与市场对“降息路径”的押注并非“一条预设航线”。鲍威尔反复强调,政策“不在预设轨道上”,分歧反映的是对“双目标紧张关系”的不同容忍度与风险评估,当前4.3%的失业率与约1.5%的增长并非“糟糕经济”,但对政策而言“没有无风险道路”,必须“一眼盯住通胀,一眼盯住最大就业”。因此,委员会将继续以数据与风险为锚,动态校准节奏与幅度。

人民币美元兑换

人民币兑美元

CNY USD
1 CNY0.00 USD
5 CNY0.00 USD
10 CNY0.00 USD
25 CNY0.00 USD
50 CNY0.00 USD
100 CNY0.00 USD
500 CNY0.00 USD
1000 CNY0.00 USD
5000 CNY0.00 USD
10000 CNY0.00 USD
50000 CNY0.00 USD

美元兑人民币

美元 人民币
1 USDinf CNY
5 USDinf CNY
10 USDinf CNY
25 USDinf CNY
50 USDinf CNY
100 USDinf CNY
500 USDinf CNY
1000 USDinf CNY
5000 USDinf CNY
10000 USDinf CNY
50000 USDinf CNY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

1 CNY

本站汇率等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中国银行网上银行或中国银行各营业网点柜台实际交易汇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