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决议前夕,20年期美债拍卖亮眼,房贷利率大跌至三年新低

  来源:华尔街见闻

  美国财政部拍卖20年期国债,拍卖结果显示需求非常稳健,代表美国国内需求的直接竞标者获配比例创历史新高,“接盘侠”获配比例为历史最低之一。同日另据《抵押贷款新闻日报》(Mortgage News Daily)报道,美国30年期固定利率按揭贷款的平均利率较周一大幅下降12个基点,至6.13%,为自2022年底以来的最低水平。

  美联储利率决议前夕,当地时间周二,美国财政部拍卖20年期国债,拍卖结果显示需求非常稳健,代表美国国内需求的直接竞标者获配比例创历史新高。此外同日,美国按揭贷款利率大幅下降,因投资按揭贷款支持证券的投资者似乎在普遍预期的美联储降息前提前布局。

  20年期美债拍卖

  本次20年期美债拍卖的得标利率为4.613%,较上月拍卖的4.876%显著下降,为2024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中标利率比预发行收益率4.615%低0.2个基点,实现连续第三次“低于预发行收益率”成交。

  本次拍卖的投标倍数2.74,高于7月的2.54,为3月以来次高水平,并且高于近六次拍卖的平均值2.65。

  市场最关注的是拍卖内部数据:

间接认购比例为64.6%,高于上月的60.6%。间接竞标者通常由外国央行等机构通过一级交易商或经纪商参与竞标,是衡量海外需求的指标。

直接认购比例为27.9%,创历史新高。直接竞标者包括对冲基金、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保险公司、银行、政府机构和个人在内,是衡量美国国内需求的指标。

作为承接所有未购买供应的“接盘侠”,一级交易商(Primary dealers)本轮获配比例仅为7.6%,是历史最低水平之一,凸显实际需求强劲。

  财经金融博客Zerohedge点评称:

在经历了上周三场表现出色的附息债券拍卖之后,不计“解放日基差交易”引发的恐慌,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降至去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且美联储预计9月会议至少会降息25个基点,因此,市场对今天的20年期美债拍卖几乎没有焦虑。

事实证明这种心态是正确的。总体而言,这是一次非常稳健的拍卖,本月的亮点是创纪录的直接投标比例,需求显然充足。

  拍卖结果出炉后,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也回落至当日低点。

  美国房贷利率创三年新低

  据《抵押贷款新闻日报》(Mortgage News Daily)报道,30年期固定利率按揭贷款的平均利率较周一大幅下降12个基点,至6.13%,为自2022年底以来的最低水平。

  《抵押贷款新闻日报》首席运营官Matthew Graham表示:

整体走势让人想起2024年9月,当时房贷利率在美联储会议前因为几乎100%确定的降息预期而出现相同的情况。当时,在美联储宣布降息后,按揭贷款利率反而悖论式地上升了。这次也可能出现同样的情况,但绝非一定如此。

  这种现象也符合历史趋势。商业地产公司Walker & Dunlop的首席执行官Willy Walker表示,过去也曾出现类似趋势:

如果回顾从1980年以来45年期间的九次美联储降息周期,那些发生在经济衰退环境中的降息,最终会拉低收益率曲线的长端——拉低10年期、5年期收益率。

而在非衰退环境下,比如现在,则不会对长期利率产生影响。所以,尽管我预计我们至少会看到一次25个基点的降息,随后可能再来一次25个基点的降息,但即使在曲线短端降息50个基点,我也不认为这会对曲线长端产生太大影响。

当前收益率远低于两到三周后的水平。我不会尝试预测利率走向,但我认为市场可能会买传闻、卖事实。美联储真正宣布25个基点降息后,10年期美债可能会出现小幅抛售。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人民币美元兑换

人民币兑美元

CNY USD
1 CNY0.00 USD
5 CNY0.00 USD
10 CNY0.00 USD
25 CNY0.00 USD
50 CNY0.00 USD
100 CNY0.00 USD
500 CNY0.00 USD
1000 CNY0.00 USD
5000 CNY0.00 USD
10000 CNY0.00 USD
50000 CNY0.00 USD

美元兑人民币

美元 人民币
1 USDinf CNY
5 USDinf CNY
10 USDinf CNY
25 USDinf CNY
50 USDinf CNY
100 USDinf CNY
500 USDinf CNY
1000 USDinf CNY
5000 USDinf CNY
10000 USDinf CNY
50000 USDinf CNY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

1 CNY

本站汇率等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中国银行网上银行或中国银行各营业网点柜台实际交易汇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