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央行利率决议前瞻:大概率按兵不动,但或在量化紧缩上踩下刹车

  汇通财经APP讯——英国央行预计将在周四(9月18日)维持关键利率不变,但会缩减一项旨在削减其政府债券持有量的计划。随着国债收益率持续上升,该计划正受到市场更密切的关注。

  近期货币政策路径

  英国央行于上月将关键利率从4.25%下调至4%,延续了自2024年8月以来的渐进降息节奏。这一宽松周期始于2024年8月,旨在应对2022年通胀激增后的经济放缓。决策者将这一“每三个月降息25个基点”的节奏称为“谨慎而渐进”。

  若央行维持原有路径,本周四应保持利率在4.25%不变。然而有迹象显示,央行不仅可能在本次会议上暂缓降息,甚至在11月或12月的会议上可能也不会这样做。令市场意外的是,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九名成员中有四名上月投票反对降息。

  英国央行行长安德鲁·贝利本月早先向议员表示:“关于我们何时以及能以多快速度推进下一步政策,目前仍存在显著不确定性。”

  与美联储类似,英国央行正努力平衡就业市场降温与通胀再度抬升之间的矛盾,后者很大程度上源于政府政策的变化,比如水费上涨和食品包装新规等。

  量化紧缩计划预计放缓

  虽然市场预计关键利率不会有任何变化,但他们确实预期英国央行会放慢缩减其英国国债持有量的速度。

  这些国债多数购于全球金融危机后推行的量化宽松(QE)时期,旨在通过压低债券收益率刺激经济。其反向操作——缩减资产负债表——被称为量化紧缩(QT)。

  在截至今年9月的12个月中,英国央行累计减持1000亿英镑国债,规模与上一时期相当。自2022年初启动QT以来,其国债持仓已从8950亿英镑的峰值降至8月底的5860亿英镑。

  根据英国央行8月对市场参与者的调查,市场预计QT速度将显著放缓至约700亿英镑。决策者也已对外释放出对调整节奏持开放态度的信号。

  这一决定备受关注的原因之一,在于英国国债收益率近期持续攀升,推高了政府发债成本,而此时政府正努力恪守其自设的财政规则。

  英国央行削减国债持仓的主要方式为到期不续作,但也包含主动出售。后者会增加市场供应量,批评者认为这可能推高政府借贷成本。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与欧洲央行均未通过出售方式实施QT。

  即便完全不主动出售,英国央行仅依靠债券到期自然缩减,也可实现近500亿英镑的年度削减目标。这一方式在推进去负债目标的同时,几乎不带来市场扰动风险,与可能冲击债市的出售操作形成对比。

  未来展望

  大和资本市场研究主管Chris Scicluna表示:“我认为并没有迫切的需要推进出售。”

  英国央行未明确设定其国债持仓的最终规模目标,仅表示出售操作将是渐进的,“其执行不会扰乱金融市场正常运行”。考虑到当前全球债券市场的波动性明显高于QT启动之初,未来一年放缓节奏显然更为审慎。

人民币美元兑换

人民币兑美元

CNY USD
1 CNY0.00 USD
5 CNY0.00 USD
10 CNY0.00 USD
25 CNY0.00 USD
50 CNY0.00 USD
100 CNY0.00 USD
500 CNY0.00 USD
1000 CNY0.00 USD
5000 CNY0.00 USD
10000 CNY0.00 USD
50000 CNY0.00 USD

美元兑人民币

美元 人民币
1 USDinf CNY
5 USDinf CNY
10 USDinf CNY
25 USDinf CNY
50 USDinf CNY
100 USDinf CNY
500 USDinf CNY
1000 USDinf CNY
5000 USDinf CNY
10000 USDinf CNY
50000 USDinf CNY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

1 CNY

本站汇率等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中国银行网上银行或中国银行各营业网点柜台实际交易汇率为准。